2023-01-19
轉載自:高工智能汽車
對艙內駕駛員、乘客的關懷,正在成為車企新一輪體驗升級的關鍵突破口。在2023年CES展上,類似的產品方案也成為汽車行業的焦點。比如,一家名為Myant的創新材料技術公司,在今年CES期間推出了一款將傳感器和執行器(與編織物混合)包覆在方向盤上,能夠感知駕駛員的輸入并做出反應,比如追蹤健康狀況,測量心率、呼吸和體溫等生命體征,并顯示在方向盤上。哈曼在去年9月份推出了名為Ready Care的DMS系統,跟蹤駕駛員的視線活動和心理狀態,以確定注意力分散水平,并聯動車型個性化反饋。比如,Ready Care可以根據駕駛員的心理變化提供替代路線,遠離交通擁堵,這可能有助于緩解壓力。而在CES期間,哈曼在Ready Care產品中增加了非接觸式人體生命體征測量功能,如心率、呼吸頻率和脈搏,以進一步確定駕駛員的健康狀態。在具體方案上,除了傳統的攝像頭視覺技術,哈曼還在傳感器組合中增加了一個艙內雷達,用于檢測兒童遺留問題。大陸集團也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駕駛員識別系統,是全球首個提供快速、安全生物識別認證的系統,并提供欺騙檢測功能。100萬像素的近紅外攝像頭基于VCSEL器件,不僅可以拍攝3D圖像,還可以檢測圖像中的微運動(眨眼,甚至是心跳產生的細微振動)。而類似的駕駛員監測系統幾乎成為2022年中高端新車發布的標配功能,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,2022年中國市場(不含進出口)發布的388款新車中,接近20%的新車已經配置DMS功能。
在供應商方面,上游芯片廠商也在陸續推出相關方案。
比如,高通的Snapdragon Ride平臺配套的軟件開發工具包(SDK)可以幫助一級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快速開發下一代ADAS和AD解決方案,集成組件包括泊車系統、駕駛員監控系統、用于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附加傳感器處理算法。而作為中國領先的智能計算平臺提供商,地平線也是較早實現DMS嵌入式方案前裝量產的廠商之一。該公司的Horizon Halo?車載智能交互平臺,就是面向整車智能感知交互框架下的解決方案,主要采用視覺+語音的多模態感知前融合技術,實現主動精準的艙內交互體驗?!白詣玉{駛與人機交互不可分割,”在地平線公司看來,?動駕駛?定是以?為中心而不是以機器為中心, 真正的價值創造在于形成全場景整車智能。而駕駛員監控系統,正是人機交互的關鍵一環。高工智能汽車監測數據顯示,2022年1-11月中國市場(不含進出口)乘用車前裝標配疲勞預警功能交付上險511.41萬輛,其中,基于視覺技術路線的DMS標配搭載99.95萬輛,同比增長111.8%,繼續保持高增長趨勢。
在DMS感知方案供應商方面,地平線(芯片+感知)、商湯、虹軟排名市場份額前三位。在DMS系統一級供應商方面,智華科技、東軟、歐菲智能車聯排名前三位。
其中,智華科技大規模量產的IMS系統包含對駕駛員和乘員的監測和交互功能,實現了視線追蹤、分級疲勞監測、分神監測、危險行為監測、活體檢測等安全守護功能,以及身份識別、手勢識別、情緒音樂、唇動檢測等個性交互功能。同時提供覆蓋范圍由駕駛員到乘員、技術路徑由視覺感知到融合感知的靈活產品矩陣,并支持第三方算法適配。
在硬件部分,智華科技自研各種車內駕駛員監測攝像頭,包含100萬像素、200萬像素的DMS駕駛員監測攝像頭,集成通過人眼安全認證的LED紅外燈,采用Global shutter圖像傳感器,滿足各種光照條件下的人臉感知。
此外,該公司還自研各種車內交互監測攝像頭,包含100萬像素、200萬像素、1200萬像素等RGB和RGBIR的攝像頭,滿足客戶靈活選擇,定制艙內特殊光學鏡頭,滿足高質量拍照和高質量算法感知等特殊需求。這套IMS智能座艙監測系統產品線,包含低、中、高三種配置方案,滿足主機廠客戶的各類需求,其中:i-Cabin 1.0方案:包含1*智能攝像頭傳感器;單DMS方案,實現對駕駛員監測及行為交互功能。i-Cabin 2.0方案:包含2*智能攝像頭傳感器;DMS+OMS方案,實現對駕駛員及前排乘員的監測及行為交互功能。而i-Cabin 3.0方案則包含4*智能攝像頭傳感器、1*60GHz艙內健康監測毫米波雷達;DMS+OMS融合感知方案,實現對駕駛員、前排乘員、后排乘員的監測及行為交互功能,并且創新性的加入了60GHz毫米波雷達,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,實現了對駕駛員及乘員的生命體征監測,及在座艙區域探測目標并對其進行高精度分類和生物特征的監測。
而接下來的趨勢,就是中央計算平臺架構。比如,高通的下一代Snapdragon Ride Flex SoC就支持跨異構計算資源的混合關鍵工作負載,滿足駕駛員輔助安全系統、數字集群、信息娛樂系統、駕駛員監控系統和泊車輔助系統的單SoC集成。英偉達的下一代高性能計算平臺Drive Thor,也同樣支持從自動駕駛、駕駛員監控系統,到流媒體、車載游戲等信息娛樂體驗升級?!?025年開始,駕駛輔助系統、泊車、駕駛員監控、電子后視鏡、信息娛樂系統都將從分布式計算向中央計算集成?!?/span>
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預測數據顯示,2022年中國市場(不含進出口)乘用車前裝標配搭載DMS交付上險將有機會突破110萬輛規模,同時也將在未來三年保持高增速,預計2025年前裝搭載量有望將突破750萬輛規模。
不過,考慮到DMS相關算法的價格(幾十元不等)仍在持續下滑,對于早期單一軟件方案供應商來說,拓展OMS及其他艙內交互市場,艙外ADAS以及硬件一體模式,成為企業生存的選擇。
目前,在主動安全技術路線方面,C-NCAP也計劃在2025版本中加入對于疲勞監控功能和駕駛員分神的測評。不過,在此之前,高階智能駕駛滲透率提升,將是DMS的主要驅動力。
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,2022年1-11月中國市場乘用車前裝標配搭載NOA新車交付18.38萬輛,其中,DMS標配搭載率達到38.03%,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。